第三十九章 入学问题 (第1/2页)
钟武的学习确实是一个问题,虽然现在还小,没有到入学年龄,但是启蒙也应该开始了。
钟源倒是有钱请最好的家庭教师给儿子启蒙,可是让孩子上幼儿园,最大的意义还不是启蒙,而是让他能够认识到一些小伙伴,能够有一个快乐的童年。
小伙伴们带来的快乐,那也是没有东西可以替代的。
没有小伙伴的童年,只会是一个孤独的有缺陷的童年。
钟源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性格上有缺陷的人。
然而,孟缇和小邬都留在这里的话,龚胜男一个人在鹏城带着儿子,他又不是很放心。
思考了很久,他终于向夏先生提出了一个建议——要多关心公司员工子女的教育问题,应该在T国兴建一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学校。
大学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,但是可以暂时考虑兴建初中和小学,安排那些员工的子女来此就读,也免得出现留守儿童的问题。
以后还得考虑兴建高中甚至大学。
当然,初中小学也不是那么容易建成的,但是可以先考虑将幼儿园学前班什么的建立起来,那个够简单——找一大点的房子,再请十几个幼师过来就可以了。
这个提议,当然也是为了他自己考虑,可是确实也是那些来T国务工的华夏人的一个福音。
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就在身边读书?
在这个华夏崛起的大时代,无数人为了生活背井离乡,造成了不知道多少的留守家庭留守儿童,其中又有多少的斑斑血泪。
留守家庭好不好?自然不好,容易滋生各种社会问题。
可是在很多人身上,却是没得选择。
孩子的教育当然重要,可是更重要的是生存。仓廪足而知礼仪,仓廪不足,哪里有什么资格来了解礼仪是什么鬼?打工赚钱,让一家人生存下去,那才是最重要的。
陪伴不陪伴,真的矫不起那个情。
但是如果可以在务工的地方让自己的孩子上学,赚钱与陪伴两不耽误,那简直就是鱼与熊掌兼而得之的好事,又有谁会拒绝呢?
在钟源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,就已经有很多底层的员工有这个呼声了,只是他们的声音没有得到高层的重视罢了。
这里不只是异乡,而且是异国,想要在这里建一所学校,又谈何容易?所有的老师,所有的教材都需要从华夏那边调拔过来,不然总不能读人家T国的学校吧?
这里面涉及的金额就太大了一点。
可是钟源不一样。
钟源是大夏矿业的股东,而且是占股很多的大股东,他的声音足够响亮。
最重要的是,他的地位在大夏系里非常的重要。
在他提出这个建议之后,夏先生很快就召开了一次大夏矿业的董事会,讨论钟源的这个建议。
结果很快出来了——全票支持。
大夏矿业的股东涉及到现在开发T国的差不多每一个行业,在T国务工的十多万华夏人,基本上都属于大夏系的员工。
对一所高质量学校的需求,不只是大夏矿业的员工有,那些来T国务工的各行各业的华夏人都有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