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我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自我小说 > 糜汉 > 第四百九十八章 借场东风 赠你精兵

第四百九十八章 借场东风 赠你精兵

  第四百九十八章 借场东风 赠你精兵 (第1/2页)
  
  诸葛亮之所以会下令数万汉军出剑阁,在魏军的大营数里外扎营,主要有着两方面目的。
  
  一方面目的在于迷惑曹洪。
  
  看到己方大军浩浩荡荡做出一副要强攻的态势后,曹洪接下来的精力都会集中在如何防备己方大军的猛攻上,这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将汉军的真实目的隐瞒起来。
  
  明出剑阁,暗度定军,这便是诸葛亮的战术。
  
  除去迷惑曹洪的目的之外,诸葛亮也并不想汉军的真实行踪提前暴露。
  
  曹洪是老将,哪怕他现在的任务是以守为主,但最基本的派斥候探查敌情一事他还是会做的。
  
  而数万汉军从剑阁外出发,跨越百里群山前往定军山,一般情况下这是瞒不住曹洪的斥候的。
  
  唯有将“数万汉军”的军营就建在离魏军大营的不远处,这才能阻止魏军斥候的探查。
  
  剑阁外的山道狭窄,当“数万汉军”如魏军一般联营扎寨后,魏军的斥候也没空间可以探查到汉军大营后方的情报。
  
  况且“数万汉军”就在眼前,曹洪更加没有必要让斥候翻越山林,绕到汉军大营背后继续探查敌情。
  
  由于诸葛亮的统筹及准备充分,可供数万大军居住的营垒不久后就修建完毕,这也代表着奇袭定军山一事,正式提上日程。
  
  汉章武四年六月十日,今日天朗气清,方士言,宜远征。
  
  这一日在魏军斥候探查不到的汉军大营后方,剑阁关口之外,正早就排列着一队队军容整肃的精兵。
  
  那一队队精兵身穿精甲,头戴红缨兜鍪,在日光的照耀下显得精神抖擞,士气高昂。
  
  从剑阁关墙往下粗略观之,一队队精兵的数量合起来足在上万之众。
  
  这上万精兵不是今年招募的新兵。
  
  这上万精兵中有着护主心切骁勇善战的四千梁州兵,有着刚刚取得大胜并得到充分养精蓄锐的六千益州兵。
  
  在平定南中大战时,这两支来自不同地方的精兵,便在诸葛亮的统帅下翻越南中的千里崇山峻岭,讨伐着一切胆敢反叛大汉的乱臣贼子。
  
  论相互之间的契合,这两支精兵早就趋于完美。
  
  论对山林的熟悉,这两支精兵也已经是当世翘楚。
  
  最重要的是,这两支精兵是大汉身经百战的野战军,他们之中每一位兵士,对大汉的忠诚都不比高站在关墙上的那些达官贵人低。
  
  这代表着只要大汉有需要,那他们就会有不惧死难的信念,尽自身最大的努力来为大汉抛头颅洒热血。
  
  当这样的两支精兵集合在一起后,他们即将要进行的任务势必是最艰难的,但同样的,当下大汉中同样也唯有他们,才有可能完成那最艰难的任务。
  
  对于这一点,诸葛亮心中充满了自信。
  
  站在关墙下的诸葛亮,俯视着下方眼神坚定的万余精兵,最后他的目光停在了万余精兵最前方的那道身影上——汉左中郎将邓艾。
  
  诸葛亮是不打算亲自领军前往定军山的。
  
  这倒不是他畏于路途中的艰辛困苦,只是要想成功翻越百里群山到达定军山,单单靠这万余精兵肯定不行。
  
  后续的粮草水源供应,后续的其余大军开拔,每一件都是繁重到难以想象的事务。
  
  且这种种事务,都极为重要。
  
  若这些事务一旦出了差错,莫说梁州最后的希望将失去,就是这先期进入群山中的万余精兵,也很可能会面临着崩溃的境地。
  
  故而他必须留在剑阁中,亲自为大汉,为糜旸,把关着这些事务。
  
  除去这个原因之外,诸葛亮还考虑到前线指挥权的问题。
  
  虽说糜旸目前是行大将军,但他终究还未真正开府治事,在军队的指挥权上,行大将军与丞相之间,很难说谁该听谁的。
  
  甚至这种难说,还不仅源于职分上,还源于人情、世故、法理上。
  
  诸葛亮深知,军队中最忌指挥不一。
  
  既然如此,他便最好不到前线,这样可以让糜旸有充分发挥他才能的空间。
  
  更何况诸葛亮也知道,若是糜旸得到了大量有生力量的支援,那他一定是有办法扭转战局的——至少可以保住梁州不失。
  
  这是糜旸之前多项的光辉战绩,塑造出的世人对他的自信。
  
  诸葛亮见到邓艾的脸上,有着急不可耐的神色,他的嘴角露出几分笑容。
  
  在决定自己不亲自领兵后,诸葛亮曾在心中考虑过许多领兵的将领人选,最后他力排众议选择了邓艾。
  
  精兵唯有配强将,才能发挥最大的能量。
  
  邓艾的能力在南中一战中,早已展露峥嵘,而从心志方面来说,目前剑阁内或许邓艾才是最心急救援梁州的那人。
  
  见邓艾用请示的目光看向自己,诸葛亮会意的从一旁的杨仪手中接过一根令旗。
  
  而当诸葛亮从杨仪手中接过令旗后,奇异的一幕发生了。
  
  本来寂静无风的剑阁内外,却陡然间有着微风出现。
  
 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那一阵阵微风,正变得不断喧嚣起来。
  
  察觉到这一幕后,诸葛亮身边的杨仪不禁轻咦了一声:“这是东风。”
  
  逐渐喧嚣的东风吹得万余精兵兜鍪上的血红缨羽不断摇动,亦吹得关墙上的绛红军旗猎猎作响。
  
  东风的到来,让本来无战鼓声助兴的剑阁内外,瞬间弥漫着一股萧杀的气氛。
  
  而杨仪之所以在察觉到是东风后,会轻咦一声,实在是东风在当世有着不同的含义。
  
  第一层含义是,东风一般象征天远路长,前路艰辛,这隐隐对应着当下汉军要进行的大事。
  
  至于第二层含义则是:“东风飘兮神灵雨,留灵脩兮憺忘归。”
  
  东风乍起在当世被南方人认为是神灵到来的征兆,而这种征兆亦预示着即将有好事发生。
  
  东风的两层含义颇为矛盾,但在当下的这个场景中,却好似隐隐之间形成了某种统一。
  
  前路艰难万分,可一旦成功趟过那艰险的前路,美好是否也会不期而至呢?
  
  诸葛亮听出了杨仪轻咦中的期许,而他,乃至于现在站在关墙上的一众公卿大臣,心中又何曾没有这样的期许呢?
  
  不及多想,诸葛亮果断的挥舞起手中的令旗。
  
  当五彩令旗在东风中逆向舞动时,收到出兵讯号的邓艾,当即转身朝着一侧的山道上走去。
  
  邓艾一动,在数百将校的指挥下,整支万余精兵的队伍,亦按照好排列好的队伍,跟在邓艾的身后朝着那不知前路的山林内走去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,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