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我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自我小说 >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> 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君臣不相知

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君臣不相知

  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君臣不相知 (第1/2页)
  
  甄宓见袁熙问话,脸上闪过一丝古怪的神色,“这孩子最近古古怪怪,我也不太常见到,也许是在忙什么?”
  
  “陛下若真是关心她,何不亲自找她过来问问?”
  
  袁熙想了想,说道:“我现在有些不敢面对她啊。”
  
  “当初答应吴夫人的婚事告吹了,虽然是香儿先提出来的,但我也不知道如何向九泉之下的吴夫人交代啊。”
  
  “而且她年纪也不小了,先前是因为议定婚事,也没有给她个身份,如今也只能外嫁,要不要给她封个公主?”
  
  甄宓赶紧道:“陛下既然那么在乎她,就更应该了解下她的想法了。”
  
  “实在不行,妾先去探探她的口风吧。”
  
  袁熙听了,便点头道:“也好,这些日子我还不少政务要忙,明年就是对益州全面动兵的时节,这是对魏国的最后一战了。”
  
  “一旦将魏国消灭,汉南国再过几年,也会接受现实,到时候不管是并入晋国,还是作为附庸盟友共处,将来起码我不会给叡儿留下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了。”
  
  甄宓笑道:“听说汉南国主刚迎娶关氏女郎,汉南国的态度,其实大部分都在关将军身上吧?”
  
  “夫君布局还真是长远,明明关将军身为玄德公兄弟,按道理是最有理由和陛下对抗的,偏偏他欠下陛下的人情最多,以至纠结无比,在两国之事上闭口不言,这已经是对大晋最为有利的情况了。”
  
  袁熙叹道:“君子欺之以方,有时候我回头看看,自己真的不算个严格意义的好人。”
  
  “不过随着大晋的强大,我相信天下人渐渐会意识到一个道理。”
  
  “所谓兴复汉室,只不过是天下人追寻美好生活希望的象征而已,如果我做的比前人都要好,让天下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,那晋朝便是人们心中的汉室。”
  
  “汉室是一种追求幸福的精神,而不是崇拜天子的血统,天子若是背叛万民,即使是汉室,也会失去民心,被万民抛弃。”
  
  “国家如此,小家也是如此,我和你们,都是历经波折才走到一起的,所以我不想辜负,也不会辜负你们的心意。”
  
  甄宓轻声道:“妾心中明白,她们的心中,也都明白。”
  
  袁熙出声道:“过几日我要带着将领巡边,内宫之事,就交给你了。”
  
  数日之后,袁熙带着牵招等将领出城,去边塞巡视互市和驻防情况。
  
  如今的燕山长城,已经和后世不太一样了,对于因战火而损毁的缺口,袁熙没有重新修葺堵住,而是干脆做成了关塞城门。
  
  在城门的两边,绵延着双方交易的集市,北地部族多有赶着牛羊,载着皮货前来交易的。
  
  当然,这市集的规模,这几年一直没有扩大,这是因为很多关外部族看到晋国日新月异的景象,纷纷赶来关内,要求编户齐民。
  
  如果符合要求的,一般这些部民会被打散送往辽东高句丽,亦或冀州青州沿海,由当地专门的官署负责安置,在分得荒地的同时,有专人负责教导汉人习俗,以及一家学习汉字,这样不出数年,这些部民就会融入当地了。
  
  袁熙的车队出了蓟城城门,望着北面而去的时候,城头上站着个身材高挑的清丽少女,望着远去的车队发怔,左手提着一张大弓,右手手指不自觉拨动着弓弦。
  
  她的背后响起了甄宓的声音,“香儿果然在这里。”
  
  少女便是孙尚香,她转过头来,抬手道:“见过皇后。”
  
  甄宓走到城墙边上,和孙尚香并肩而立,说道:“你为何一直要躲着陛下?”
  
  孙尚香咬牙道:“谁躲着他了,我只是不想见人。”
  
  甄宓悠悠道:“那你还想一辈子这样下去?”
  
  “你知道陛下性格,有些话若是不和他说,他是永远不会往那处想的。”
  
  孙尚香咬着嘴唇,“没什么好说的,我”
  
  甄宓出声道:“你心里想什么,直接向陛下说,是最好的。”
  
  “关键看你怎么想,你迈不出这一步,就永远不可能向前看。”
  
  “等陛下回来,找个时间好好和他谈谈吧。”
  
  孙尚香面色复杂,最后还是轻轻点了点头。
  
  东去春来,春暖夏至,北地仍然安宁,而在南面,晋国终于举全国之力,调遣了大量物资器械,向魏国发动了全面进攻。
  
  诸葛亮在金牛道,陆逊在米仓道到巴中,两路并进,同时白帝城到江陵的水路全部被晋国汉南联军封锁阻塞,让魏国水军无法顺流而下,让即将被攻打的成都彻底变成了一块孤地。
  
  因为魏国把用兵主力方向放在了蜀身毒道,所以成都三个方向上留下来防守的魏军数目不多,且士气低落,晋国在充足的攻城机械支援下势如破竹,很快便节节进逼成都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,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