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渡河 (第2/2页)
皇甫嵩拜为左中郎将,与右中郎将朱儁,征发三河骑士,招募天下锐士,合有四万余人,兵分二路出发,同讨颍川黄巾。
如此背景下,孙坚、曹操、刘备等英杰之士纷纷募兵从戎,加入征讨黄巾的队伍中。
等了十天左右,在张虞的相招下,什翼、郦嵩、步禄狐突利等人率五十余骑而下,与留在大麓山的四十余骑凑成百骑。
张虞为了更好管理汉胡百骑,将百骑分成四部。令郝昭、什翼、步禄狐突利、郦嵩各领二十五骑,皆受张虞军令指挥。
人马到齐之后,经王宏的书信沟通,张虞被王允征辟为豫州武猛从事,将随王允东出就职。
武猛从事,州刺史府上武官,拥有带兵职权,其俸禄百石,铜印黄绶。
有了通行的身份,备好路上的口粮,因王允急于赴任,张虞则不敢耽搁时间。
临行前,王宏赠铁甲一副与张虞,而王霁无法出面送行,特让红娘代送一份蜀锦披衣与张虞。
众人相赠之礼,张虞自当一一收下,并回以感谢。
早春时节,寒风凛冽,张虞率百骑南下。
王允为豫州刺史,其州治所在谯县。但因颍川黄巾骚乱,王允首要任务不是先至谯县,而是前往颍川,配合皇甫嵩、朱儁大军,剿灭颍川黄巾。
据王宏所交代,王允从雒阳受职出发,其从虎牢关而出,欲东至陈留,再南下颍川。故张虞需先至孟津,而后渡过黄河,在虎牢关与王允汇合。
从大麓山出发,为了尽快与王允会合,张虞先至中都,转而翻越太岳山,进入上党郡地界。
在上党地界,张虞凭借王宏的书信,向李氏借了批粮,而后继续南下,穿太行山,至河内郡。
沿途近两千里道路,张虞率骑卒日夜兼行,花了大约十五天时间,终至河内郡孟津关。
孟津关已被朝廷封锁,张虞凭借着王允公文才得以通行,在孟津船夫的转运下,众人渡过黄河。
黄河汤汤东逝,数叶舟舸浮行。
舟舸上,张虞披衣按剑而立,眺望着滚滚黄河水。
郦嵩扶着船舷,小心翼翼凑到张虞身侧。
“兄弟们怎么样?”张虞问道。
郦嵩站稳身子,摇头说道:“兄弟们初乘舟舸渡河,身体多有不适,我已让晕船者靠舷休息。”
说着,郦嵩心事重重,问道:“孟津关守卒言,颍川战事不利,不知可有此事?”
张虞微微点头,如实说道:“黄巾兵马众多,左、右中郎将与黄巾初战不利,二军退守城池,今详情不明。”
郦嵩蹙眉而思,说道:“左、右二军交手不利,若被黄巾覆没,则恐叛军兵锋直指雒阳。那你我此番南下,岂不有~”
南下这么多天,郦嵩早已弄清楚中原局势。
黄巾军的战略重心有二,其一,张角三兄弟攻略河北诸郡,快速攫取河北资源,企图断东汉一臂;其二,大量叛军在颍川、汝南、南阳起事,目标直指东汉首都雒阳。
之前张角派马元义入雒阳,实际打算与波才、张曼成等人配合,内外夹攻下,先破了东汉首都。
今下皇甫嵩、朱儁与颍川黄巾交手不利,一旦再次兵败,中原黄巾将会叩关。那么东汉朝廷唯有迁都长安,以暂避黄巾锋芒。
张虞气定神闲,说道:“黄巾贼人虽众,但精锐不及官兵。左、右中郎将身经百战,皆国之干将,岂会轻易败于贼人?且自朝廷颁布公车令以来,各郡豪杰勇士云集而来,故黄巾贼人声势虽大,但却难成气候。”
东汉依旧拥有人心,自张虞南下以来,各郡士族、豪强为了保卫东汉,悉出甲兵,由子弟率领,开赴战场。
今黄巾能初胜皇甫嵩、朱儁二人,在张虞眼里更多是先发制人以及自身兵力众多优势。
随着时间推移,东汉反应过来,各地的武装势力都会陆续而至,而黄巾先发制人的优势将会消失殆尽。
听着张虞的分析,郦嵩若有所思,说道:“倒是嵩见识浅薄了!”
张虞拄着汉剑,望着滚滚河水,感叹道:“汉家年寿四百,不应止于此!”
张虞若是早穿至两汉鼎盛时期,他当纵横大漠,建功边疆,以兴汉家!
可惜眼下是汉室末年,天下将溃,群雄并起,民不了生的时代!